财联社10月12日讯 (记者 曹韵仪)今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次用于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规模有可能达到1万亿左右。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将扭转此前较大幅度同比少增状态,恢复同比多增。

  此前,财政部曾于1998年8月发行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本次重启有所不同,一是发行规模相对大,期限更加丰富;二是当时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专家认为本次资本补充的重点是提升大行放贷及购买债券能力。

  稳定中流砥柱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需求增大

  “我们估计,本次用于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规模有可能达到1万亿左右。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将扭转此前较大幅度同比少增状态,恢复同比多增。这是当前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过去,国有大行往往通过内源性方式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金,但受银行净息差承压,净利润增速有所降低的影响,内源性补充资本的方式压力增大。因此,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此前表示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需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等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介绍注资思路时,李云泽提到“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

  今日,外界揣测的通过发行特殊国债为银行补充资本正式浮出水面。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今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工具包括利润留存、IPO、股东增资、配股、可转债等方式。今年以来六大行就发行了28只二永债,合计发行额为7660亿元,但主要用于补充二级资本,而非核心一级资本。

  “前期国有大行外源性补充资本渠道,主要包括发行二永债等方式,其中,二级资本债主要补充银行二级资本,永续债则主要用来补充‘其他一级资本’,而特别国债用于补充一级资本中的‘核心资本’。”王青指出。

  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工农建中交邮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4%、11.13%、14.01%、12.03%、10.30%、9.28%,相比之下,工行、建行、中行核心一级资本更为充足。

  “目前国内银行金融体系结构中,大行扮演多重角色,作用重大。大行是国内金融体系稳定中流砥柱,是国内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发挥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发挥领头雁作用等。因此,近年来,在部分大行经营压力有所增大情况下,有必要进行支持。”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员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页对财联社记者指出,受经济下行和结构转型等影响,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最低,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资产质量压力上升,盈利能力受到明显冲击,通过利润留存进行内源资本补充的能力持续下降。六大行均为全国系统性重要银行,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还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因为还有附加资本要求,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高。

  资本补充重点提升大行放贷能力

  回顾历史,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也有成功经验案例。此前在1998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四大行注资2700亿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指出,1998年的特别国债发行分两步走:一是199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一次性降到8%,四大行超2400亿元的资金从法定准备金变为可使用的超额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四大行将这些资金以及其他超额准备金共计2700亿元存放到央行的专用户头上。二是1998年8月18日四大行将存放于央行账户上的资金用于认购特别国债。

  但与1998年的特别国债发行不同,市场指出当时的资本金主要用于风险化解、推动银行更多支持基础设施,而本次资本补充的重点在于助力稳增长、聚焦战略重点领域,有助提升大行放贷及购买债券能力。

  “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本次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与1998年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本次发行规模相对大,期限更加丰富一点。同时,本次特别国债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助力稳增长、聚焦战略重点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1998年特别国债补充资本是推动银行更多支持基础设施方面等。”周茂华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部曾于1998年8月发行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当时的背景是部分国有独资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较大,不良率明显偏高,补充资本金主要用于风险化解,而本次资本补充的重点是提升大行放贷及购买债券能力。”王青表示。